什么是RSI指標?rsi選股策略技巧
1.RSI指標是什么?計算公式是?
RSI指標:(一種技術分析的動量指標)
“相對強弱指標”
英文: Relative Strength Index , RSI
功能: 評估股市裏:“買賣盤雙方”力道的強弱
衡量最近一段時間裏股價的變化幅度
評估股票“超買”或“超賣”的情況
幫助投資人評估合適的“進退場”時機點
起源: 1978年,為了計算股價價格的漲跌及幅度,Wells Wilder發明此指標
考量的數據:1.股價上漲和下降的天數
2.股價上漲和下降的幅度
計算公式:(如下圖)
(一般的,n通常都是14,但各大軟件現在都可以自行調整天數參數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行設置)
RSI相對強弱指標的“計算原理”:
①計算出“某段時間內股價的平均漲幅(只計算上漲)、某段時間內的平均跌幅(只計算下跌),
②得到“股價某段時間內的價格強勢或弱勢”,這段時間內股價是處於什麼樣的一個態勢----買賣雙方誰強誰弱。
打個比方,RSI計算的是股市中“買方”與“賣方”的強弱關系,
那我們就可以把買方與賣方之間的勢力對抗當作是“買賣雙方在拉抬”,
而我們的這個RSI其實就是用兩方拉抬的力道--------“平均漲幅&平均跌幅”,
去計算出雙方的一個“均衡點”,
繼而由此判斷股價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走勢情況。
為了更好地理解,我們再舉個計算例子:
在最近28天裏,某股的漲跌情況如下,
①20天是上漲,累積漲幅加總是28%,
平均漲幅:28%÷28 = 1%
②8天是下跌,累積跌幅是-14%,
平均跌幅: 14%÷28 = 0.5%
③RSI = 1% / (1%+0.5%)× 100 = 66.7
最後,我們可以得到,某股的RSI相對強弱指標是66.7,
那麼問題又來了,66.7這個指標我們該怎麼去判斷呢?它反映出了什麼呢?
一般的,我們定義,
RSI指標的區間是:0~100,(以50作為多空的區隔):
具體如下:
①當RSI值>50時:買方力道強,平均上漲幅度>平均跌幅。
通常,這種大於50的情況出現在“漲幅大、跌幅卻小”的情況,且漲勢越強數字越大;
②當RSI值<50時:賣方力道強,平均上漲幅度<平均跌幅。
同樣,這種小於50的情況出現在“跌幅大、漲幅卻大”的情況,且跌幅越強數字越小;
③當RSI值在50附近上下浮動時,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“波動劇烈,但累積的漲幅和跌幅程度相當,並且又無明顯多空”時;
2.RSI 的四種時機:如何使用RSI 指標選股?
首先,我們知道,
RSI代表的是過去某一段時間內股市中“買賣雙方”的勢力強弱,
它能幫助我們選擇進退市的合理時機等,
但我們還要知道,
在運用RSI時存在有兩種觀點:
順勢觀點、
逆勢觀點、
順勢觀點: 這種觀點是認為,股市過去一段時間裏的表現會在短期未來持續,
逆勢觀點: 這種觀點認為,股票如果在過去一段時間裏出現了極端“漲跌”,這種極端現象會在一段時間後回歸正常。
在運用RSI判斷股市行情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兩種不同的觀點,觀點不同,對同一件事物的判斷也會不一樣。
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RSI的“四大運用技巧”:
(1)RSI指標的“趨勢”看法:
在這裏我們借鑒的是RSI創造人Wilder的看法,他用的是“逆勢觀點”來判斷行情(每個人判斷標准不一樣,有的人用順勢觀點,有的人用逆勢觀點,這些都因人而異),並用70、30為一個數值界限來做區分,
(當然了,現在也有一些人使用80、20為界限做區分);
具體如下:
①當RSI值>70時:市場快速上漲,這時我們就要判斷-----股市行情是否可能又突然反轉向下,同時你可以開始尋找一個好的賣出機會作為第二種打算。
②當RSI值<30時:市場快速下跌,這時我們就要判斷------股市裏的這股趨勢是否可能又會反轉向上,當然,如果股市保持下跌趨勢知道下跌後繼無力,這時,你就可以伺機買進股票③當RSI值在50附近時:反映的是股市現在任何趨勢(上漲或下跌)都不明顯。
下圖是RSI相對強弱指標“超漲超跌”時的一個走勢圖:
(2)RSI指標背離:
什麼叫RSI指標背離呢?
當RSI的走勢與股價走勢不一致的時候,我們把它叫做“背離”,
面對這種情況,RSI的創造者Wilder認為,“背離”的出現代表此時“市場力量與股價走勢”不一致,其中“可能”存在一些機會;
而背離也存在兩種方向,
①RSI“下跌”背離:
此時股價創下新高,但同期RSI指數向下減少, 這表示股價上漲力道和之前比是變弱,若我們認為未來會往下,那這種看法通常只在“空頭”市場回檔時有意義。
②RSI“上漲”背離:
此時股價創下新低,但同期RSI指數向上增加, 這表示股價下跌力道和之前相比是變弱的,若我們認為未來會往上,同樣的,這種看法通常只在“多頭”市場回檔時有效。
(3)RSI指標的 黃金交叉 與 死亡交叉:
什麼是“黃金交叉”與“死亡交叉”?
實際上,RSI的原創造人並沒有提出“黃金交叉”與“死亡交叉”的定義,但後來陸續有很多人在爭論這個問題。
黃金交叉:短周期RSI往上突破長周期RSI,(此時我們認為短期上漲的趨勢強度高於長期)
死亡交叉:短周期RSI往上突破長周期RSI,(此時我們認為短期下跌的趨勢強度高於長期)
一般的,我們在判斷“黃金交叉”與“死亡交叉”時,會看兩條RSI線,一條是長期,一條是短期,為什麼要看兩條不同“期”的RSI線呢?這是為了更好的比較短期RSI強弱相較於長期的一個情況,從而解決RSI本身計算時沒有考慮時間順序的缺陷。
(4)RSI (相對強弱指標)的鈍化問題:
什麼時候會出現RSI的鈍化問題呢?
當股價在短期內趨勢過於一致,出現“連續上漲”或者“連續下跌”時,RSI就會產生“鈍化”;
而具體的情況就是:
RSI數值長期處在70以上、30以下的極端,有時候甚至會走到接近100或0的地步,
一般的,當數值已經處於此種極端時,已經不能反映股市裏買方賣方的對比情況了。
3. RSI 相對強弱指標的優點和缺點
缺點:
①如果RSI指標的時間參數不一樣,結果也會不一樣
②指標”鈍化”誤導操作
③"背離"走勢導致“滯後”現象
④RSI,毫無價值
優點:
1、迅速反映股價的變動
2、與大盤指數對照使用,可以預測股市大勢的反轉或回檔
3、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可以(1)幫助研究股票的進出場時機,(2)測量“多空”買賣雙方的勢力強弱
4.KD指標 VS RSI指標, 有什么不同?
首先,
KD與RSI都是一種技術分析中的動量分析方法,
他們到底有什麼差異呢?見下表:
|
KD指標(隨機指標) |
RSI指標(相對強弱指標) |
反映內容 |
最新股價的相對高低位置 |
一段時間內股價買盤與賣盤力量強弱比例 |
評估對象 |
股價目前是處於相對高點還是相對低點
|
評估力量是相對平衡還是懸殊
|
Comments
D. jhon shikon milon
Is this article helpful to you?
LikeReply